不久前,英國KHL公司發布2020年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名單,其中日本小松集團再次拿下第二名,成為工程機械領域的無冕之王。小松集團十分低調,在國內知名度并不算高,相比美國卡特,中國的三一重工,小松這個名字對于大多數國人來講,都顯得陌生許多。
但就是這樣一家在國內沒有太高知名度的公司,卻在中國“藏身”64年,并且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做出不小的貢獻。根據公開資料顯示,小松成立于上世紀20年代,是首批尋求全球化發展的機械工程公司之一,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進入中國市場。
目前小松之所以能夠常年位居全球第二,并且保持著不錯的市場份額比例,與其全球化發展策略的實施可謂是不無關系。小松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將市場輻射到整個亞洲,之后歐洲、南美洲等地區也都能看到小松集團的身影,當下小松旗下子公司數目已經超過140家,產品更是包含到各種工程機械設備。
根據榜單信息顯示,小松去年吸金總額超過1600億人民幣,能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績,與其擁有廣闊的市場這點因素可以說是不無關系。當然,另一方面原因也是在于小松的產品質量精益求精,其實,這一特點的形成還要感謝美國卡特對其施加的壓力。
美國卡特幾乎是在同一時間與小松發展海外市場,兩家廠商設備也自然是形成競爭關系,而為了避免卡特將自己吞并,小松在上世紀60年代逐漸提高產品要求,不斷嘗試探索新技術。憑此手段,小松成功守住本土市場,之后,小松將這一產品理念逐漸推廣到各個子公司,這讓小松在市場上連戰連捷,卡特一度被小松逼得虧損。
而在此期間,小松集團也在中國建設了許多工廠,并且為中國培養了大量的機械技術人才。可以說,后來徐工、三一重工能夠在國內快速崛起與小松集團不無關系。當然,對于國內機械巨頭來講,想要超越小松還是需要相當長的時間,目前小松已經成工程機械領域的雙寡頭之一。
市場份額是國內一哥徐工集團的兩倍還要多,想要超越小松,國內機械公司還有很長路要走。你對小松集團的未來發展前景怎么看,不妨談談你的觀點。